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情

第七届中国服务贸易标准化论坛精华——专题研讨1:对话国际标委会负责人

发布时间:2023-11-06 浏览:730 【字体:

       第七届中国服务贸易标准化论坛于2023年9月5日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是服贸会配套活动,也是服贸会期间唯一的标准化领域的专题论坛,以“未来新服务,标准新赋能”为主题,聚焦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下的服务贸易新形态,标准赋能新路径。本文刊载了专题研讨1:对话国际标委会负责人的内容概要,并附有演讲的视频回顾。 

观点概要

国际标准化组织金属和合金的腐蚀技术委员会(ISO/TC 156)委员会经理 侯捷:

        现在国际标准化技术工作所受到的影响分为几类:1)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2)国际标准化政策的影响。3)国际标准化趋势的影响。对于传统的标准技术化技术委员会,在国际标准化趋势上,标准化对于大数据的关注,以及标准化对于《伦敦宣言》,也就是说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现在各个国家对于新兴和战略领域标准化竞争的非常强烈,在新兴领域遇到的这些挑战和机遇和传统领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大数据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是什么样的?气候变化对于传统行业标准化的工作有没有方向性的引导?近些年,我们在ISO/TC 156集合了中国的专家,探讨大数据技术在于腐蚀研究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说到气候环境,中国是材料和基建的强国,材料这一边的应用以及材料的节省也是对气候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的工作范围是腐蚀试验方法和防腐试验方法。最早刚刚建秘书处的时候,当时的项目大概是有50来项,50来项已经发布的国际标准基本上都是基础的试验方法的标准,比如说,大气腐蚀试验、晶间腐蚀试验。

但是自从2010年之后,中国的专家更深入的参与到这个领域之后,他们更关注的是在工程应用有没有一些相对专业的腐蚀试验方法。对于金属和合金这样的材料怎么能够让它节能节材?对气候有更好的影响。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路去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传统行业在做的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教育与学习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 232)委员会经理 曹俐莉:

      在教育与学习服务这个领域所交的所有提案都会涉及到一个问题,你能对ISO 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哪些方面有贡献?对经济发展教育服务、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优质教育,也就是说要把教育看成一个事业。

      ISO/TC 232的观察分为两个维度:1.数字化转型、全球化的态势对于我们来讲都是有影响的。当前对于232最重要的第一个挑战,如何在数字化变革、AI技术广泛的应用以及疫情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教育的影响,再有很多新技术具体化应用场景下的多维度的延伸,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包括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与再就业的问题,这些都对于我们在教育服务领域国际标准化新的体验带来了非常深刻地影响。

      2.ISO/TC 232有与一个别人不同的背景,现在相对参与成员国比较多,所以感到成员国和专家融入方面有很大的问题和挑战,这导致我们在一些重要阶段性的讨论和协商一致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我们与其他的TC不同的背景。有一个共性的问题,三年疫情,我们的会议全是网络会议,网络会议专家的投入、参与的人数明显跟线下会没法比,一些重要标准研讨的深度和成效也都受到影响,这可能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总之,目前有两大方面的挑战:1)新技术、新的国际趋势带来的变化。2)本身的融入和参与度保障的问题。

        中国从2023年7月份开始接手秘书处,所有的挑战都是与机遇相伴而来,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有两个维度:1)面向国际,首先要解决专家融合的问题,预计明年3月份在葡萄牙里斯本开一次年会。2)在跟多方沟通协调时,除了常规性的会议以外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就是我们要更多的搞一些活动,哪怕是到地方的机构或者是一些企业去调研,要增加专家之间彼此的融入,这对于后期国际标准的深入讨论、达成协商一致都会有很大的助力。

         我们要考虑到亚太地区区域性的组织,包括非洲区域性教育类的组织,尽可能的吸收这样的组织来参与工作。对外,从TC秘书处身份中重点开拓的两项工作。对内,我们呼吁中国更多的科研院所,尤其是一些企业及在教育数字场景下应用的企业积极参与进来。我们还在老龄化社会做一些工作,我们在数字场景应用上是有中国人优势的。所以我们希望更多这样的企业参与进来贡献中国的方案、中国的智慧,同时也考虑到全球整个经济发展形式,对于一些就业、再就业方面的职业培训标准希望在国际上能够有这样的提案提出来。

       在当前的背景下,无论从教育产业发展的视角,还是从更广阔的教育事业或者服务于优质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角度来讲,秘书处工作肯定是全力以赴的。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就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要积极的参与全球治理,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发挥标准化人的作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仿生学技术委员会(ISO/TC 266)委员会经理 秦修功:

        中国参与机器人标准化的情况,1983年以来参与机器人标准化的国际情况,目前只发布的标准只有一项,并不是说我们不积极的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而是机器人从1983年、2010年往前与国外有代差的。

        我们今年成功立项了一个国际标准是在ISO/TC 299下面。我们提出“腿式机器人”,也是目前工信部、科技部正在推的机器人的新业态国际标准。我们的讨论基本上都有完整的成稿,这时美国提出来一模一样的名称。在开会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各种程序倾向于他们,而且他背后是美国波士顿机器人,也是在全球非常有名的机器人公司。

        最关键的挑战应对方式就是在工作组做好扎实的工作,我们分别给相关所有成员一对一的汇报;另外,我们和欧洲机器人标准化组织的人也进行了汇报。

在美国的提案优先发起后,我们继续跟各位专家讨论工作,后来到美国这项投票没有通过,中国这项投票百分之百的赞成,这是我们觉得一个突破,国标委对此特别重视,也写了相关的说明。

        我们目前让委员会活跃的办法是与国际相关协会、学会、联盟进行讨论。今年给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协会,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的秘书长也是我们的主席,我们对成员国一对一的拜访。另外,它有80多个成员国,今年开年会的时候可能又要开一个平行会议,把这些国家的人一起聚集起来,一是宣传;二是让大家回去以后给各个国家的标准化管理机构说一下,能够积极的让他们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ISO/TC 296)委员会经理 方长华:

      现在我们主要面对气候问题、碳排放问题,这些年也开发了很多的产品,包括以租代售的产品、以租代木,甚至可以代钢的一些产品,我们开发的产品有竹缠绕管道,可以做输水管道,也可以做城市管廊,还可以代替混凝土的管道或者是金属的管道,不存在涉及到金属腐蚀的问题。

      这几年中国政府对主产业方面的做出的承诺也是越来越高,前年2021年的时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牵头的国家十个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紧接着各个地方也都发布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去年2022年6月份的时候,全球高层对话、金砖会议第四次论坛上面发布了成果清单里面,32家成果里面第18条提到了,中国政府将与国际竹藤组织一起发起引入代塑的倡议应对塑料污染。去年11月7号中国政府和国际竹藤组织正式发布了这个倡议,主要是应对塑料污染的问题,其实除了塑料以外还可以代替很多其他领域的应用。

      去年和今年我们为这方面做了不仅政策上的文件,也在给国务院联合其他的部门写文件,这几天正在修改,很快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发布相应的政策。你们可能很多人对竹产品不了解,竹子可能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在E展厅里面,国际竹藤组织有一个很大的展位,感兴趣的可以等会看一下,里面展示了很多的产品。

      我们国家对塑料禁止的力度还不够,很多产品中国人没见到,但是已经卖到在国外、在欧美国家使用。这也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机遇,主要是在日用品上比较多一点,工业上面、汽车上面、交通运输上面都有代替塑料方面的应用。TC 296去年专门成立了第六工作组是竹子用品。我本人也牵头做关于竹吸管项目,提交了一个提案,这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遇。

     TC 296工作组遇到的一些困难主要还是缺乏英语能力和专业水平兼具的人才,国内这些专家专业水平很好,但是英语水平很麻烦,所以这块要指望青年一代的专家水平的成长,他们可能业务水平好一点可以解决这个挑战。

国际标准化组织实验室设计技术委员会(ISO/TC 336)委员会经理 黄建宇:

      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标准的包容性以及发展中国家参与度不足,现在多数是发达国家在参与我们的活动,我们跟工发组织已经开始了全球化合作:1)相关论坛的网络的推介会会召集所有的发展中国家。2)给发展中国家实验室做人才的培训。3)建立全球的网络。接下来我们跟工发组织一起做全球的网络,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进来,这样标准才有更多的包容性,在发展中国家才能更好的应用。这是机遇,工发组织本身是国际的一个联合国平台,对于中国的提案除了可以向ISO 336提以外,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进来,把这个“朋友圈”做大,把这个平台做大。

国际标准化组织供热管网技术委员会(ISO/TC 341)委员会经理 罗琤:

        现在像中国和韩国这些国家整体供热管网的技术水平达到了通用的水平。TC虽新但是技术基础可以让我们做很多工作,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机遇。我们都有自己比较有特色的作为基础层面的标准体系和EP的标准。欧洲的专家也想把他们的欧洲标准能够提升到国际标准,中国在这方面首先有非常有特色的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这里面有一个跟欧洲的产品标准很大的不一样,欧洲的标准基于的是最基础的,像管道、管建很小的产品部件,国内的供热标准体系在工程建设领域还有一批来指导供热管网工程建设的标准化规范。

       我们在做SBP工作的过程当中也和国外的专家在探讨,他们也发现我们的标准非常不一样,跟他们的标准有共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那么我们做兼容并包的工作,把他们的特点也放到我们里面来,把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里面的一些内容揉到里面去,大家探讨之后觉得都能接受,标准体系就这么建立了。

        未来最大的挑战在于技术委员会较新,需要不断完善和建立的过程,包括人才的配备和我们的工作机制等等。如何系统的来推进这些人才工作需要我们共同来探讨,然后做出计划。中国的专家技术跟国外的技术也都了解的很深,但是我们这些专家语言欠缺,还有对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程序一些规则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零起步,所以需要过程来进行熟悉和学习,针对这些应该有针对性的培训。

      对于将来要参与我们领域的中国的企业和专家,我总结有几点:1.好点子。通过研究提出一些好点子,哪些工作能够取得共识在第一步能够推进,这是需要有一些研究的工作在前边。2.好路子。有好的路子,好的方法来推动,包括各种工作模式。3.好时机。找到好的时机,我们的工作会推进的很快。4.好心态。很多工作都不是我们一蹴而就的,国际标准里面有很多变数,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变数都有一个很积极解决问题的心。

      综上所述,中国的国际标委会下一步应要考虑这些方面:

      第一个,选题。选题要满足全球的市场需求,要能够支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个,路径。路径有很多方法,《ISO导则》里面有各种组合的玩法,所以要找路径。

      第三个,朋友圈。国际“朋友圈”越多越好,因为来自单独提案没有国际朋友圈支持是不行的。

      第四个,人才。现在国际标准化的人才是很缺乏的,尽管现在各个方面也在组织相关的培训,那些培训能够起一个“扫盲”作用,但起不到什么效果。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行创新。

0.1625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