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0日,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正式发布《葡萄碳足迹核算规范》团体标准(增加编号)。作为全国首个水果行业碳足迹团体标准,该标准的顺利发布为葡萄产业提供了统一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论。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低碳农产品、节能农产品的认证和管理,并建立健全农产品碳足迹追溯体系。随着葡萄种植业的发展,葡萄产业中建园、农事管理、果穗套袋、采摘、包装、运输等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葡萄碳足迹核算规范》团体标准的发布,不仅将促进葡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为其他水果种植行业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本标准由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懿祥教授主持,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艳梅技术主导,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双碳研究院、浙江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松延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碳安环能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碳核算与产品碳足迹专业委员会和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参编,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导完成。
该标准通过明确葡萄碳足迹的系统边界,统一产品碳排放量的计算方式,帮助种植户或合作社梳理生产环节、理清生产物料、发现过程问题、减少资源浪费、加强成本控制,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提高利润和附加值的目的。此外,本标准还明确了葡萄碳足迹信息公示内容,让消费者对所购买农产品背后的环境影响有直观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培养“碳意识”,进而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更环保的农产品,进而激励农产品种植户或合作社优化种植、加强资源节约、强化精细管理,切实推进产业链的碳减排进程。
图1 葡萄碳标签样张
王懿祥教授明确指出,《葡萄碳足迹核算规范》团体标准的推出不仅将促进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创新设计了葡萄碳标签样张,借此打通了生产端和消费端,还可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促进低碳消费习惯的形成。《葡萄碳足迹核算规范》团体标准为农业生产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标准化路径,为其他农作物的碳足迹评价和碳标签提供借鉴和启示。
据悉,近年来鲜食葡萄在浙江省发展迅速。2023年浙江全省葡萄栽培面积44万亩,产量74万吨,一产产值35亿元,葡萄产业已成为政府重点发展的农业高效产业,甚至成为了一些县市的农业支柱产业。作为“戴妃葡萄”的的发源地,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横街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成1000多亩,全村共有280户农户种植葡萄,总收入达4000多万元,村民收入80%来源于葡萄产业。
《葡萄碳足迹核算规范》团体标准见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13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