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规范 >  详情

商业贸促会出席ISEAL可持续政策论坛

发布时间:2025-10-13 浏览:16 【字体: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日,由国际可持续标准联盟(ISEAL)主办的可持续政策论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推进可持续:可信制度在欧洲及更广领域的角色”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欧盟机构、欧盟成员国政府部门、国际标准与认证机构、跨国企业、学界及专业团体的数百位代表参加。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商业贸促会”)秘书长姚歆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专家代表应邀出席并发言。

在为期一天的议程中,与会嘉宾围绕绿色主张监管、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森林与供应链治理、气候行动与减排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研讨。论坛强调,应通过政策与自愿行动的“智能组合(smart mix)”,在简化企业合规负担的同时提升治理效能。

在“通往2030年的路线图及可持续发展政策未来”专题对话环节,姚歆秘书长与欧洲议会议员、欧洲议会内部市场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主席Anna Cavazzini,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工业、创业与中小企业总司副司长兼负责任商业行为处处长Amaryllis Verhoeven,全球贸易协会(amfori)总裁Linda Kromjong,以及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CSR Europe)总干事Stefan Crets共同参与交流。

姚歆在发言中围绕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转型中的诉求提出了三个核心观点。首先是公平竞争。发言强调,如果可持续标准成为“绿色壁垒”,发展中国家企业将难以跟上。所需的是既有雄心又符合比例原则的框架,让更多发展中经济体企业能够进入并参与市场,而不是被排除在外。其次是公平分担转型成本。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更多的要求,而是需要一个更公正的政策环境。欧洲在制定和实施新法规时,必须考虑避免将不成比例的成本转嫁给供应商。为此,公共政策应提供切实的过渡支持机制,例如设立宽限期和融资渠道,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时间和资源来适应。第三是减少政策与标准的碎片化。仅有双边互认是不够的,更需要一个协调一致的国际框架。否则,政策与标准的碎片化将削弱全球供应链的效率,推高成本,并最终放缓可持续转型的步伐。姚歆进一步呼吁,政策制定者应当建立明确的转型支持机制。标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配套的支持,转型成本将可能被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这将使转型失去公正性。只有当标准真正降低壁垒而不是制造障碍、当贸易规则真正创造机会而不是关闭大门时,才能实现公正与全球性的可持续转型。

论坛期间,姚歆秘书长还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负责任商业行为中心主任Allan Jorgensen、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贸易促进处处长Monica Rubiolo、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总干事Subhra Bhattacharjee、责任钢铁组织(Responsible Steel)首席执行官Annie Heaton以及ISEAL总干事Karin Kreider等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

0.166348s